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离世34年县委书记释放啥信号
来源: 加入时间:2015-04-09 13:44:54
    undefined

     

从福建到浙江到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过谷文昌,还在一篇题为《“潜绩”与“显绩”》的文章中,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年1月,与全国200多位县委书记座谈,在叮嘱大家要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时,总书记又一次深情谈起谷文昌。          

——《人生一粒种 漫山木麻黄——谷文昌的生前事身后名》,《人民日报》201547日第四版          

今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文章《三十四年后的追寻——“四有”书记谷文昌》,该文第一作者是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同时并配发整版通讯和评论员文章,重温一位离世34年的共产党人——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的事迹。            

一位离世34年的县委书记为什么登上党报的头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重温谷文昌事迹释放了啥信号?梳理这个县委书记的报道,我们发现这个书记原来不简单。            

信号1          

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呼唤“四有”书记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书记——他已经去世34年,却仍为当地民众深深怀念;习近平总书记撰文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到过东山的作家梁晓声,曾为所见所闻而慨叹:“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中国,在今天,一位共产党的县委书记,在他死后,居然会被普通的当地民众尊称为‘(谷)公’”

谷文昌,1950年随部队南下至福建,在海岛东山县工作了14年,担任县委书记10年。后来任省林业厅副厅长。如果要说,他有政绩,那就是他战沙灾,带领群众植下的满岛木麻黄,摆脱贫困。这些政绩在今天有些干部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大事,但谷文昌身上彰显的精神力量对他们而言却可能是一生取之不竭的财富。            

——他公仆情怀,“对群众有利的事,再难也要办,有损党形象的事,再小也不为”。担任县委书记期间,谷文昌针对东山风沙肆虐,百姓穷困,外出乞讨者比比皆是,千方百计植树造林,虽然“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屡败屡战,但始终不放弃。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一种叫木麻黄植物,并遍地种植,让东山县展现了一幅欣欣向荣、又富又美的生态文明新图景。            

——他心中有党,“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文革期间,他曾被下放劳动,但每月准时交纳3元党费,他从没忘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是他的新战场:到生产队当农民,夫妻俩一年拾粪积肥上万斤;守在田里检查虫害,领着技术员日夜试验,终于让所在村子,在全社第一个实现了亩产过《纲要》,全村人也终于吃粮从年头吃到年尾不断顿。            

——他敢于担当,“党要求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入闽前,谷文昌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第五大队第三中队党小组长。部队原来的任务是接管苏沪杭,情势突转,上级要求他们随军南下,接管福建东山。听说语言不通,气候湿热,“三个蚊子能炒一盘菜”,很多北方人犯怵了。谷文昌第一个举手:“共产党员,党说要去哪里,就去哪里。”

——他清廉公正,恪守“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谷文昌的个人与家庭生活,十分艰苦朴素。他爱家人,但对他们要求很严格,常教育他们:“不许沾公家一点油!”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全国200多位县委书记座谈,叮嘱大家要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用现代标准来看,谷文昌是个“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有”干部, 谷文昌身上,就集中体现了“四有”品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今中国,“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位离世34年的县委书记为什么登上党报的头条,正因为我们的事业需要千万个谷文昌,需要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清白做人的干部队伍,需要锻造更多可负重、能奉献的“铁肩膀”,需要激扬那种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为信念的伟大精神和真挚情怀。            

信号2          

县委书记要发挥“一线总指挥”作用          

这位县委书记,用自身的从政生涯,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县委书记的担当。            

纵观谷文昌的一生,虽然他曾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但其人生辉煌的篇章却是在县委书记任上开始。正因为如此,他已经去世34年,却仍为东山民众深深怀念;东山老百姓尊他为“谷公”“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这足以说明县委书记这一岗位的重要性。            

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对“县一级”认识十分透彻:“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而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            

习近平也曾在《摆脱贫困》中撰写题为《从政杂谈》的文章,其中谈到县委书记的责任,称其为“芝麻官”千钧担。习近平说,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三千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国家的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因此,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一个县小则十几万人,大则百把万人,一个决策下去,其影响非同小可,来不得半点含糊。            

正因为理解和熟悉,今年1月,习近平专程与全国200多位县委书记座谈,对县委书记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简而言之一句话,他希望县委书记们都能像焦裕禄一样,始终做到“四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当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为啥报道谷文昌这样的县委书记,并登上党报的头版头条?其实,这也正说明中央对县委书记的重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向县委书记们发出号召,要担负起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的作用,为党分忧,为改革事业出力,成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得力助手。            

信号3          

党员干部要扭紧“总开关”,端正人生观、世界观          

翻阅谷文昌的报道,他简朴而有力的话语总让人动容。            

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挖掉东山穷根,必先治服风沙”,谷文昌担任县委书记期间,首先向沙灾“宣战”——东山县第一次党代会上写下决议:“十年内全面实现绿化,根本解决风沙灾害。”

他心系群众,一切植根群众——“我是党的干部,就得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群众才会信任我们。”东山县当年的一公社党委书记林子策记忆犹新——大饥荒时,谷文昌到村里了解灾情。中午开饭,桌上只有番薯和几碗清澈见底的稀粥。队长不忍,偷偷蒸了碗米饭。谷文昌一惊,谢绝了。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讲话、批示中,从增强党性、加强学习、遵纪守法等多个层面阐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多次提到要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缺失,乃百病之源。            

习近平指出,如果丢失了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者,最后意志消沉,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甚至产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想法,把当干部作为一种谋取私利、巧取豪夺的手段。            

“总开关”一旦松动,行为、作风焉能无恙?            

习近平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说,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习近平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这些年,少数党员干部缺“”。经济发展了,“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却动摇了;生活条件好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好传统却丢了;没有了枪弹的考验,却在“糖弹”的围猎中倒下了。当他们身陷囹圄之时,都会提到由于自己放松了学习和思想改造,致使理想信念淡化,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最终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党员干部迟到的忏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变质是从信仰缺失开始的。            

反观谷文昌,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心系群众,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展现了他扎根群众,服务人民的扎实作风。            

报道谷文昌这样的县委书记,并登上党报的头版头条,无疑也是在宣示,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拧紧“总开关”,端正人生观、世界观,只有像谷文昌那样,始终心怀敬畏、心系百姓,党的事业才经得起风险考验,中国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转自:人民日报)